您的位置 首页 政策实讯

黄湖镇青山村千万工程实践:用艺术点亮共富之路,公益文化推动乡村振兴

青山村以龙坞水库小水源地保护为起点,以山青水美的生态优势吸引城市人才进入乡村,走上了以艺术设计和公益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。…

黄湖镇青山村位于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长三角城市群的西翼,坐落在黄湖镇的北部。青山村历史悠久,文化积淀丰富,境内多名胜古迹、涧流飞瀑,境内东、西、北三面环山,森林覆盖率达79.9%,是黄湖生态环境最好的一个村。

近年来,黄湖镇青山村以龙坞水库小水源地保护为起点,以山青水美的生态优势吸引城市人才进入乡村,走上了以艺术设计和公益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。

黄湖镇青山村千万工程实践:用艺术点亮共富之路,公益文化推动乡村振兴  第1张

坚持生态保护:让绿水青山成为最强的发展优势

2015年,黄湖镇携手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力量,建立全国首个市场化、多元化的乡村小水源地保护机制。通过生态修复,青山村将龙坞水库从三类水治理为国家一类水,成为小水源地保护的全国范例。

近年来,青山村持续擦亮生态保护的“金名片”,不断扩展保护区域,“龙坞模式”信托托管竹林从原先的500亩扩展至1000亩,保护流域从龙坞水库延伸至青山溪全域,并依托村内“受益者付费”的反哺机制,实现了生态治理的可持续化。

2020年,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,黄湖镇率先启动“未来乡村实验区”试点,青山村始终坚持守住生态红线和艺术设计赋能的理念,将生态美学应用至乡村建设的全过程,为基础环境的提升和乡村产业的引进打下坚实基础。

截止目前,村内已引进艺术设计、自然研学等各类业态近30家,吸引以设计师、手工艺术、公益志愿者等主体的乡创人才80余位。2021年,青山村成功入选国家自然资源部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(第三批)》。

强化党建引领:共商共建,打造最优的发展优势

在和美乡村的建设中,青山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民主协商机制的建设。在镇党委的指导下,建立了未来乡村议事会机制,每月邀请青山同心荟、村内乡贤、产业代表、村民群众共商共议村内发展事宜,打造了“党建红、青山融”的民主协商议事品牌。

为进一步发展村内各方力量建设乡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青山村搭建了“善美青山”社区基金会、村民义务日、青山共富工坊、青山祠评等平台载体,深入实践“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”,积极探索“众人的事情由众人来做”和“众人的事情由众人评议”,努力打造“共商、共 议、共建、共享”的基层治理模式和“文明、温情、善良、诚信、高效”的乡风文明品牌,为村内产业发展和共同富裕营造最优的发展环境。

近年来,青山村村集体经济以年均66%的速度保持高速增长,各类产业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近300个,回乡创业青年达到了50余位。

黄湖镇青山村千万工程实践:用艺术点亮共富之路,公益文化推动乡村振兴  第2张

突出文化赋能:以艺术乡建,开拓最美的发展之路

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 “谋划打造良渚文化大走廊,创造更多可亲可观可感的城市文化 IP”。在余杭西部乡镇的各个村中,青山村具有传统未来交织融合、城乡文创人才汇聚、艺术设计优势突出的发展优势。

近年来,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青山村的产业空间、公共配套、便民设施等得到全面的提升。

黄湖镇青山村千万工程实践:用艺术点亮共富之路,公益文化推动乡村振兴  第3张

今年,黄湖镇也与阿里集团形成战略合作,在青山村落地阿里U设计——在青山·群响艺术季,开展艺术设计类产业、人才引进和乡村共富产业运营。青山村将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,全力保障活动成功举办,并进一步扩展设计艺术的上下游产业,拧紧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共富链条,探索具有前瞻性的基层治理场景,打响国际艺术设计村落品牌。2023年1月,中央一号文件发布,强调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。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,到建设美丽乡村,再到建设和美乡村,既是乡村建设的“版本升级”,更是乡村发展的“美丽蜕变”。下一步,青山村将以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,扎实做好和美乡村建设,全力打造 “良渚文化大走廊”中最闪亮的和美乡村范例。

目录导航
  • 坚持生态保护:让绿水青山成为最强的发展优势
  • 强化党建引领:共商共建,打造最优的发展优势
  • 突出文化赋能:以艺术乡建,开拓最美的发展之路
  • 浙江乡村振兴网
    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浙江乡村振兴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ccyzx.com/news/459.html

    为您推荐

    发表评论:

    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    联系我们

    联系我们

    18867128961

    Q Q: 2000194

    邮箱: 2000194@qq.com

    工作时间:09:00 - 18:00

    关注微信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    关注微博
   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