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政策实讯

王通林: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策略

4月1日,《浙江日报》刊登省委农办主任,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、厅长,浙江乡村振兴局局长王通林署名文章《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策略》。…

4月1日,《浙江日报》刊登省委农办主任,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、厅长,浙江乡村振兴局局长王通林署名文章《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策略》。

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,深刻回答了“什么是新质生产力、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”的重大课题,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、找准了实践路径。农业作为传统产业、基础产业,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。浙江要深刻领悟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,坚持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,努力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列。

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正当其时、大有可为

农业领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任务最繁重、前景最广阔的产业领域。

从历史维度看,农业生产力的每一次飞跃都取决于科技创新的突破。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,以蒸汽机、内燃机等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广泛运用,以进化论、杂种优势学说、遗传学理论等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育种技术、现代化肥技术,引领农业实现了巨大飞跃。可以说,农业领域的每一次革命都是生产力突破的成果,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、产业结构的升级、生产效率的跃升,又为新一轮的生产力突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

从现实维度看,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催生农业新质生产力。当前,新一代信息、生物、能源、材料等领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,并加速向农业领域深度渗透、跨界融合,极大丰富了农业劳动对象、拓展了农业生产边界、创造了农业发展空间,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深厚土壤。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,全力以赴抢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,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,努力实现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跨越。

从实践维度看,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迫切需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。对标高效生态农业强省,浙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。破解这些难题,依靠传统、常规的生产力水平提升是远远不够的,必须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,为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建设注入新技术动力、提供新要素动能、夯实新产业支撑。

积极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浙江路径

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,推动浙江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件大事、要事、新事,要下足力气、把准方向、做实抓手。

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,深化农业“双强”行动,打造高效农业先行地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。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和韧劲,持续深化农业“双强”行动。抓好科技强农,聚焦生物育种、现代农机装备与数字农业等重点领域,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,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全面构建“1+6+X”农业科技创新体系,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,打造一批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。抓好机械强农,以建设国家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为抓手,研制小型化、轻便化、多功能农机,稳步推进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,组织农机农艺协作攻关,打造“浙江制造”小型农机标志性品牌。

以产业创新为主攻方向,构建乡村“土特产”体系,打造精品农业样板地。树立“大农业观”,推动生产端、加工端、流通端、供应端、销售端“五端”同步发力,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人才链、服务链、价值链“五链”深度耦合,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。激活土特产,在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基础上,做强名优茶叶、精品水果、特色蔬菜、林特产品、优质蚕桑、珍品菌菇、道地药材、花卉苗木、生态畜牧、健康水产等十大农业经典特色产品。贯通产加销,抓实农产品冷链物流、加工业“百千”工程和“百链千亿”行动,研发推广智能筛选、快速烘干、绿色保鲜、高效分离等加工技术,打造一批单条产值超十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。融合农文旅,进一步放大视野,把“土特产”从有形的农产品,拓展至乡村生态资源、文化资源、人力资源等,开辟乡村各种资源和要素的利用空间。

以绿色转型为鲜明导向,走清洁低碳之路,打造生态农业标杆地。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。要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摒弃大水大肥大药的老路子,推进保供给、保收入、保生态的协调统一。把秸秆用起来,健全“割、收、运、储、用、管”全链条管控机制,因地制宜推广秸秆肥料化、饲料化、能源化、基料化、原料化等“五化”利用模式。把肥药减下去,深化“肥药两制”改革,源头减量和末端处置一起抓,应用推广生态调控、生物防治、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,保持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。把碳排降下来,推进农业碳达峰碳中和,找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“最大公约数”,统筹抓好农机、渔业、养殖等节能减排,积极探索农业固碳增汇新路径。

以数智赋能为重要特征,激发数字乡村动能,打造智慧农业引领地。数字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一大核心。要以建设全国数字乡村引领区为抓手,推动数字技术全方位赋能乡村振兴。塑造数字农业新优势,实施智慧农业“百千”工程,研发推广传感器、植保机器人、温室光温环境调控等技术,大力发展设施农业,建设数字农业工厂、未来农场,为传统农业发展插上“数字翅膀”。提升数字应用新效能,建强浙江乡村大脑,迭代“惠农直通车”“浙农粮”等应用,加快“浙农码”技术升级和功能拓展。激发数字电商新活力,推进农业“电商换市”,实施村播计划,推进“互联网+”农产品出村进城越洋工程,加快构建设施完善、主体活跃、流通顺畅、服务高效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。

以乡村人才为第一资源,培育现代“新农人”,打造未来农业策源地。发展新质生产力,必须完善人才培养、引进、使用、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。要贯彻落实省委“新春第一会”部署,全面实施现代“新农人”培育行动。壮大乡村人才队伍,培优育强千名“浙农英才”、万名乡村产业振兴“头雁”、十万农创客、百万现代“新农人”的“1111”乡村人才矩阵。提升乡村人才质效,推行分类型分层次、个性化订单式的培养模式,重塑高素质农民培训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、“新农人”创业孵化、基层农技推广等四大体系,全面提升乡村人才培育质量和竞争力。打造乡村最优营商环境,深化涉农职称评审制度改革,建立健全乡村人才金融、用地用能优惠政策和组团式服务机制,培育一批产值过亿“浙农智富”品牌,让农村成为创业创富的乐土。

王通林: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策略

科学把握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工作方法

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,要系统谋划、统筹考虑,先立后破、积极作为。

战略谋划和战术行动一起抓。相较于其他行业,农业新质生产力具有周期长的特点。既要放眼长远、科学规划、从容建设,又要立足当下、只争朝夕、奋发有为,积小胜为大胜。在战略上,要坚持国家所需、浙江所能,紧盯前沿热点、关键环节和瓶颈卡点,开展农业科技“十五五”规划前期研究,提前谋划一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项目、重大工程、重大平台,为实现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贡献浙江“三农”力量。在战术上,要立足产业所趋、农民所盼,完善创新“三农九方”等科技项目管理机制,加快突破高产水稻、丘陵山地农机等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,突出集成加强适用技术推广应用,力争快出成果、快速转化,迅速形成现实生产力,助力农业增产、农民增收。

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齐发力。政府和市场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,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、相互补充,才能加快塑造农业新质生产力。要发挥有为政府“助推器”作用,加快建设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、湘湖实验室等重大农业科创平台,提升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,强化资金、土地、人才、服务等全要素保障,完善科学考核和评价激励机制,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。要发挥市场主体“主力军”作用,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高新企业,支持涉农高等院校与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关系,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重点企业研究院,营造尊重创造、勇于创新的良好风尚。

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相适应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发展新质生产力,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。要一手抓农村土地制度改革,提前谋划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实施方案,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,实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强化规范管理行动,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整省试点,持续激发生产要素活力。要一手抓农业经营体系改革,统筹打好家庭农场培育提升、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、农业龙头企业倍增强能“组合拳”,深化农村“三位一体”改革,全省域覆盖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,全面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、合作与联合为纽带、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。

目录导航
  •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正当其时、大有可为
  • 积极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浙江路径
  • 科学把握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工作方法
  • 浙江乡村振兴网
    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浙江乡村振兴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ccyzx.com/news/600.html

    为您推荐

    发表评论:

    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    联系我们

    联系我们

    18867128961

    Q Q: 2000194

    邮箱: 2000194@qq.com

    工作时间:09:00 - 18:00

    关注微信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    关注微博
    返回顶部